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夯实学校党委直接领导思政课、亲手抓思政课的主体责任,日前,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纷纷走进课堂讲思政课,以新时代伟大成就铸魂育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校党委书记汤正华给两个学院学生上课
4月14日,校党委书记汤正华走进课堂,为机械工程学院、航空与飞行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围绕“2024年美国大选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汤正华从2024年美国大选的概览、形势及其结果,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中美关税战等方面,作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指出,中美关系事关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必须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大原则,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他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常工学子,要胸怀国之大者,全面了解世界发展大势,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将个人专业成长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人生价值。
这堂富有思想性和实效性的思政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国际视野,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表示深受启发,对国际形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认真学习,夯实专业根基,提升本领,培养战略思维,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机械工程学院 航空与飞行学院/供稿 李博 周琳/审核)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兵为“光电学子”讲课
3月29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兵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为题,为光电工程学院2023级测控一、二班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课上,张兵从经济、教育、科技等八个方面,结合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和学校建设发展情况,系统全面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引导和教育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切实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鼓励同学们自觉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贡献青春力量。
从新能源汽车到国产C919大飞机,从协同机器人到平衡算法,从产业迭代到测控专业发展趋势……张兵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作细致讲解,引起了在座学生的强烈共鸣。学生纷纷表示,将常怀感恩之心,勤于思考,勇于实践,锤炼本领,争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光电工程学院 郭煜锋/文/摄 付志荣/审核)
校党委副书记王传金为“师范学子”授课
4月12日,校党委副书记王传金走进师范学院课堂,为学生上主题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的“形势与政策”课,带领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经济上GDP飞跃、产业升级,民生方面脱贫成果显著、保障体系完善,科技实现诸多关键突破,外交影响力不断提升。课堂上,王传金借助丰富案例和数据,从经济、民生、科技、外交等领域,阐述我国从建国初到如今的巨大发展变化。同学们认真听讲,收获颇丰。
交流中,王传金还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体育馆开放时间、师范生职业发展准备、大学时间管理、考研与就业抉择等问题,分别从管理规定、能力培养方向、规划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
此次授课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温度,融入了专业知识和学生发展实际,让同学们深受启发。大家表示,要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提升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师范学院 张南洋/文 赵文/摄 王爱祥/审核)
副校长金向红为“外院学子”讲课
4月9日,副校长金向红走进课堂,为外国语学院2023级英语一班学生带来了一堂内容丰富、生动深刻的“形势与政策”课。
金向红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为题,结合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和学校办学特色,重点从经济结构升级、教育民生保障、科技自立自强等八个方面,系统全面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鼓励同学们自觉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课堂上,金向红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讲清“形势”、讲明“政策”,通过详实的数据资料,细数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启发大家积极思考,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清时代赋予青年的机遇和责任。
课堂上,师生互动热烈,气氛活跃。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坚定信心、努力拼搏,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行动,在新时代勇于筑梦追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孟舒雅/文/摄 外国语学院 俞贤辉/审核)
副校长干方群为“艺设学子”讲课
4月10日,副校长干方群走进艺术与设计学院课堂,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为主题,为青年学子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激励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干方群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切入点,通过详实数据和典型案例,系统梳理了我国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历史性跨越。她指出,经济结构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为设计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高铁网络、数字新基建等“大国工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发展赋予艺术设计学科新的时代使命。她希望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立足学科特色,推动艺术表达与科技创新、人文关怀、生态理念深度融合,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专业价值。
(艺术与设计学院 刘伟敏/文/摄 万莹/审核)
副校长韩建刚为“经管学子”上课
4月8日,副校长韩建刚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韩建刚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国家安全、外交等维度展开,结合案例和数据,系统梳理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韩建刚表示,这些成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为全球发展合作提供了“中国方案”。他希望同学们树立大局观,明确自身的责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
同学们表示,本次课程理论与实际结合,讲解深入浅出。将以饱满热情和实际行动,勤奋刻苦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 杨寅楠/文/摄 谢金楼/审核)
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王萍霞为“计算机学子”讲课
4月7日,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王萍霞为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软件二班学子上“形势与政策”课,主题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
课堂上,王萍霞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她重点围绕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经济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等八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丰富的教学内容充满了澎湃的思政力量,引发了学生的热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党委宣传部 夏娴/摄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彭东旭/文 陶骏/审核)
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部长邹一琴为“电气学子”讲课
4月1日,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部长邹一琴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自一班学生上课。
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邹一琴以相关视频为切入口,梳理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占比数据,阐明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以工业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大成就、信息基础设施的重大飞跃为例证,说明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纷纷表示要把本堂课生发的思想启迪落实到行动中去,学好专业本领,把握时代机遇,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蒋武超/文/摄 徐霞/审核)